用流浆法生产硅酸钙板的问题与解决方式
作者:华城兴小编 来源:
硅酸钙板研发部 发布日期:2019-10-09 浏览次数:664
在现代社会中,我们可以利用多种的方式,来制作硅酸钙板。而流浆法就是其中的一种。那么,在制作的过程中,其会产生什么样的问题呢?具体,我们又该如何进行解决呢?

1、成品强度达不到要求
抗折强度是流浆法硅酸钙板重要性能指标之一。对于优等品,内控标准要求在14.0MPa以上。但是,在实际生产中,产品的强度常低于这个数值。
解决措施:
(l)修改配方
配料中以425”水泥替代部分钙质材料并增加石i棉用量和中长棉配比。
水泥中的CaO含量一般为60%一6%,SiO2:20%一25%,水化时Cao的活性强于消石灰,其胶凝作用也强。氧化钙水化时生成Ca(OH)2胶体,能被石棉纤维强烈吸附并溶解Sio2,形成空间网状结构。石棉在板材中起配筋作用,能提高板材的抗拉强度和抗裂性能。长石棉的长径比大,其界面粘结也大,其用量增加能提高石棉的增强效果。
(2)增加成型压力
成型筒的油压由0.3MPa提高到1.0MiPa。这样使板材致密,密度增加,从而提高了制品强度。
(3)用生石灰取代i电石i泥
电石泥是电石产生乙炔的废渣,其主要成分是ca(OH):,使用电石泥作钙质材料可降低
生产成本,但是它含有碳渣和烧结Cas03,降低Ca(i0H)2的胶凝性能。
(4)延长坯体蒸养时间
流浆湿坯各物料呈机械混i合状态,不具强度或强度很低。经过蒸压釜中180℃水蒸养,Si02逐渐溶于Ca(OiHi)2和水泥中,形成主晶相为托贝莫来石的水化硅酸钙,从而形成了制品的强度和耐久性。
适当延长蒸养时间,使坯体中Si02和ca(OH)2的反应更趋完全,有利于提高制品强度。
2、粘坯与掉坯
粘坯是指料坯粘附在成型筒上,在成型筒出刀时板面撕裂成i凹坑,造成多次回料,产量上不去。冬季生产时尤为严重。其原因:一是料浆温度低,粘度大;二是料坯脱水不够含水率高。
解决办法:
(l)在斗式储浆池里加入高温蒸汽,以提高料浆温度,降低料浆粘度;
(2)在不致于引起制品分层i的前提下,增加真空箱数,加强真空脱水,降低料坯水分。
掉坯是指料坯在成型筒上粘附不着。其原因是:
(1)真空负压太大,料坯水分太低,粘性差;
(2)毛布堵塞,料坯发糟。
解决办法:
降低真空负压,强化毛布洗涤。
3、分层与裂纹
分层是指制品的侧边有一道一道i的裂缝;
裂纹是指制品表面有或明或暗的无规则线纹。
它们造成制品断裂,强度低,外观性能达不到要求。
分层和裂纹都是蒸养过程产生的。
分层的原因有:
(1)分布在毛布上的流浆料层过分脱水,水分低,在成型筒挤压时料层间粘结力小,i不足以克服蒸养时因坯体水分蒸发、温差形成的内应力。
(2)蒸养升温太快。升温过快,坯体结构受到破坯而分层。
解决办法:
(l)适当降低真空箱压力,加大坯料水分;
(2)缓缓升温。
裂纹多半是在蒸养后期的降温阶段产生的,主要是降温过快。
解决办法:控制降温速度,缓缓排放蒸汽。
克服制品分层和裂纹的最好办法是制订合理的蒸养制度。对于不同配方、不同厚度的板材有不同的蒸养制度。
4、翘曲
翘曲是在烘干工序产生的。蒸养后的板材水分含量30%左右,只有经过烘干使其水分在7%以下,才能砂光。烘干时升降温过快,板面各部分温度不均匀而产生翘曲。
解决办法:
建立合适的烘干制度。